寫給未接觸中醫的您

第一次來看中醫的朋友們,有的是被長輩「壓」來調身體,有的是被病友一個一個介紹過來,也有是多方嘗試治療無效,想來體驗一下神秘的東方力量,不論是哪一種情況,朋友們在我面前坐下來的時候,大多呈現一臉懵的表情,如果您也有這種感覺,希望這篇文章能多少幫助到您。

在與就診的朋友們溝通的過程中,發現有不少朋友對於中醫治療,甚至是中醫本身不太了解的地方,比如:

中醫是如何看病的?難道都不用抽血化驗報告嗎?

孕婦也可以吃中藥嗎?

中藥重金屬、農藥殘留問題?

服用西藥的前提下還可以吃中藥嗎?


我只是簡單舉一些問題,或許是這些的「不認識」,讓朋友們對中醫不瞭解,進一步產生各種誤會。

希望對中醫治療好奇、想要嘗試、甚至是來找我治療的朋友們,能透過這篇文章,對於我們接下來或短期、或長期的合作(治療),有一個簡單的共識。希望能透過這段診療的緣分,能一起讓生命變得更加自由,做自己生命的主人。

對的,我們是一起合作,一起設定目標,一起解決您想要解決的不適。

好啦,那就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。

通常醫生在看病的時候,會根據病人可被觀察的一切體徵(面色、聲音、舌、脈、腹部軟硬等等),結合就診當下的季節、氣候,並參考最困擾您不舒服的問題,進一步來判斷您現在身心,處於一個怎麽樣的狀態上(體質),或許您會聽過像是陽虛、肝火、濕氣旺盛等等,這就是我們在的診斷您所使用的專有名詞。

我們會再進一步根據這個診結果,給予您最適合的治療方式,像是常見的吃藥、扎針、艾灸、刮痧等等,也因爲每一個人的體徵不同,當下季節、氣候不同,每個人的問題更是不一樣,所以治療方案會不太一樣,也是很正常的。

當然,每一位中醫師擅長或是喜好的診療方式不太一樣,比如我更重視脈診,有的老師可能會更重視腹診為判斷核心,這個都沒有問題哦,畢竟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一起解決問題,解決方法沒有好壞、對錯。

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您信任的中醫師。

兩件事,觀察自己的身體,還有避免影響醫生的判斷。

觀察?

我其實非常建議您在就診前,觀察自己兩件事情,觀察最困擾自己的症狀/疾病,觀察自己與生活作息有關的一切事情。

症狀自然不用多説,我來詳細説明一下什麽是與自己生活作息有關的事情。

比如説睡眠質量,有無入睡困難,睡後易醒,醒後又難以入睡,醒後是否會感覺疲累無法緩解?

比如消化情況,有無食欲衰退或亢進,有無噯氣脹氣,排便時間和頻率是否規律?

再比如有無特別明顯的怕冷/怕熱、異常出汗與否、口乾口苦口渴等等,一些您可能認爲很小很小的事情,您已經習慣或沒有注意到是異常的情況而被忽略,但對我們來說都是協助診斷的重要資訊。

影響醫生判斷?

像是就診前避免化妝、戴美瞳(影響望診),避免急急忙忙跑過來就診(影響脈診),就診前請不要喝咖啡(影響舌診)等等,都會造成我們的診斷和實際情況加減有落差,這樣可能會影響初期診療的效果,實在是得不償失。

如果實在不確定,最好先上網查一查哦,又或者是直接跟醫生詢問是最快的。

一樣有兩件事情需要我們一起配合,乖乖聼醫囑,還有觀察我們的身體變化。

聼醫囑

通常醫生最害怕的,不是吃藥沒效果的病人,沒效果我們都可以再調整治療方向,我們最害怕的是那些不乖乖吃藥,自己給自己加減方藥、停藥,如果信任醫生,不是誇他/她英俊、美麗,而是好好的聽話,這才是最重要的!

觀察身體變化

很多人都會説,我要觀察什麽,會有什麽變化嗎?

當然除了具體症狀的改善,我們上面提到就診前的觀察,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,比如我原本是睡眠問題-入睡困難前來就診,吃藥結合針刺之後,雖然入睡困難減輕幅度不大,但是我的睡眠變得踏實,精神變得更好了,其他像是變得有食欲了,也沒有脹氣了,這樣的觀察就可以讓醫生知道,噢原來我們的治療方向是對的,可能再調整一下,就可以解決主要問題。

其實就如同我這個網站的標題,透過覺察能讓生命更加的自由,我們先從觀察自己生活的大小事開始練習起哦。

也恭喜大家,正在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,繼續努力!

還記得有一次我跟某病人聊天,我問他:「哎聽你家人說你找某某主任開藥了,怎麽樣啊,有沒有好一點啦?」

他就含糊了一下說:「李醫生你也知道嘛,喝中藥,就是要慢慢來,而且我這個老毛病了,怎麽會吃半個月的藥就有感覺呢?」

他邊説,邊配上一個沒事,我能理解的微笑,讓我瞬間尷尬了一下。

其實一定有效果,一定有感覺,症狀一定會有變化,因爲不管是從藥物濃度,或是中醫所謂藥氣等等理論來説,以及我自己的經驗,一到兩周一定會有症狀的改善。

當然這個問題還是必須具體討論到疾病本身,比如感冒、發燒這樣急性起病的疾病,只要治療得當,絕對能縮短病程,改善症狀;有一些慢性病諸如過敏問題、睡眠問題、消化問題等等,其實堅持服藥,十天半個月一定會有改善,否則就必須考慮是否為診斷錯誤或是有其他因素干擾。

如果我們要求的目標是慢慢減藥至停藥、症狀不再反覆發作,也不諱言,真的會需要比較長的服藥調理時間,短則一至三個月,長則半年以上,具體則是要因人、因病而異。

這個問題通常是水煎劑對比顆粒劑或是科學中藥,不過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請容我先介紹一下中藥的劑型吧。

我們常説的水煎劑,也就是水藥,其實應該稱之爲湯劑,其餘還有像是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錠等等,這些不同的劑型,其實也代表著不同的使用情形,分別有著各自的適應症,比如我們在《蒲輔周醫案》裏頭可以看到蒲輔周老師在最後收官的時候,很常易湯為丸、散、膏方等劑型,我們在《臺北臨床三十年》裏頭同樣看到馬光亞老師也是一樣。

回到正題,我會認爲顆粒劑/科學中藥亦是中藥劑型的一種變化,具有便於服用、便於携帶等特色,可能形態上接近散劑,本質上更接近湯劑,我自己雖然不熟悉這兩種劑型,但是我確實看到臨床上有醫生運用顆粒劑/科學中藥用的非常好,而且見效非常快,幾天就能看到療效。

如果有這個問題的朋友,我必須要對您説一句感謝,很感謝您願意嘗試中醫的治療,這個問題答案原則上,是可以的,但是有一些例外,請聽我跟您慢慢説吧。

之前曾經看過吳宗修老師的期刊,他們在聯合醫院有做過臨床統計,運用中藥治療服用西藥之副作用,效果十分顯著,所以簡單來説,服用西藥的情況下可以吃中藥,但是這個取決於這位中醫師能否瞭解西藥,甚至是說,這個中醫師夠不夠瞭解人體,如果病人在服用抗凝劑了,是否還適合使用活血祛瘀的藥物?這個非常取決於中醫師本身的功力了。

不過這就是中醫師自己的問題啦,一般民衆就不用煩惱這個了~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